儿童色情短视频、直播淫秽表演、恋童虐童……国家出手了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儿童色情短视频、直播淫秽表演、恋童虐童……国家出手了

7月13日,国家网信办发布通知,决定即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明确对直播、短视频网站平台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突出问题,进行严厉打击,包括:

▶重点整治恋童、虐童等对未成年人实施猥亵性侵的有害信息

▶严厉打击发布传播以未成年人为主角的大尺度写真、私房照片视频的账号

▶严格排查后台“实名”认证制度,严禁未成年人担任主播上线直播

▶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模式和防沉迷系统应用,全面清理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信息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上网和使用智能设备的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社交平台上,青少年是非常庞大的群体。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调查显示,46.2%的孩子选择了“看短视频”。除了听音乐和玩游戏,孩子观看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比例趋势比前一年提升5.7和6.4个百分点,增长势头不言而喻。

爆发式增长的短视频屡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其中最受人诟病的事儿都与未成年人保护有关。1.75亿未成年网民可能轻易接触到一些带来不良影响的内容,而平台对于这些内容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导致有的未成年人甚至会被迫沦为儿童色情制品的标本。现实比故事还残酷。

国内版“N号房”网站发布大量儿童淫秽视频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3月,有微博网友举报多个网站存放大量未成年人不雅视频,被称为“国内版N号房网站”。网站首页充斥着未成年人裸露身体的图片,每张图片下面还配有“四岁幼女”“大眼漂亮萝莉”“初高中生”等吸引用户点击的字眼。观看者花几十到上百元充值成年费会员,就可以观看下载大量的儿童色情图片、视频。其中有的视频是孩子自拍,还有孩子的视频则是在被威胁的情况下拍摄的。

自动播放

7月9日,全国“扫黄打非”办表示,经查,2020年1月,重庆某大一学生,通过境外服务器架设网站,以充值会员方式传播涉未成年人淫秽视频,点击量200余万次,充值会员近万人。目前,该案逮捕2人,查获涉未成年人淫秽视频160余部。

未成年主播淫秽表演

“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淫秽表演,吸引观众打赏,一些主播是未成年人,性质恶劣。”7月7日,全国“扫黄打非”办通报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色情低俗有害信息典型案件,多家网络直播平台被查。

其中一起典型案例显示,2019年8月以来,江西上饶一犯罪团伙组织多名未成年人主播,通过直播平台进行淫秽表演,收取“房卡费”和观众打赏,非法牟利7万余元。该犯罪团伙组织的主播以未成年人为主,非法活动网络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性质极其恶劣。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17名犯罪嫌疑人,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大尺度写真和视频、虐童现场、直播淫秽表演……在这些不良信息的充斥下,未成年人的上网环境堪忧。在办理侵害未成年人相关案件时,检察机关发现性侵问题比较突出,网络猥亵是新型犯罪。从犯罪认定来看,非身体接触型性侵也能构成猥亵犯罪。

或许有人觉得,网络性侵不存在身体接触,没有现实中的性侵案那么严重。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线下,实施性侵的往往是有机会接触到儿童的犯罪分子,而在网络上,犯罪分子“心有多大,犯罪半径就有多大”。

据,通过网络传播以儿童为对象的色情制品的越来越多,然而仅四成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严格监管。

“每一件儿童色情制品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孩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儿童保护官员苏文颖此前在“女童保护论”举办的坛上曾谈到,网络儿童色情制品的制作过程,往往本身就是实际性侵害儿童的过程,这些色情制品的传播也是对孩子的剥削与伤害。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色情制品的制作与传播出现新特点,网络使儿童色情制品的使用者、儿童性侵施害者产生了社群感与归属感,这些人通过网络交换他们的心得体会,更重要的是交换儿童色情制品资源。

如果社会不采取行动,网络性侵将会比线下的儿童侵害更加泛滥。请家长们务必要加强对儿童上网的监管并加强安全防范教育。62.70%的孩子不清楚如何预防性侵,多起网络性侵儿童案件警示我们,儿童防范意识薄弱,在网络游戏、社交工具等平台上,不容易识破犯罪分子的伎俩,容易被欺骗和诱导。

“女童保护”建议,执法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儿童色情制品信息举报通道,接到相关问题应优先、集中力量处理;建立多部门的联合监管机制,形成强有力的监管,对涉及儿童的图片、影视视频等应该细化分类管理,实施分级制度;强制互联网平台完善自查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强化响应处理机制,充分利用技术筛查和人工干预预防侵害儿童行为和儿童色情制品问题。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净网2020”专项行动上半年工作数据显示: 全国共查处网络“扫黄打非”案件1800余起,取缔非法不良网站1.2万余个,处置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840余万条。这一方面反映出有关部门打击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成效明显,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网络环境中“杂草”之多。

利用网络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例呈现高发严峻态势,道阻且长。在这条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人可伸手相助,做孩子的守护者。

相关阅读:

注:

1.《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文中数据图引用自此报告)

撰文 | 胡诌诌

编辑 | 石书麒

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曝出多起14岁以下女童遭遇性侵案例。2013年6月1日,全国各地百名女记者联合京华时报社、凤凰网公益频道、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及中青公益频道等媒体单位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2015年7月6日,“女童保护”升级为专项基金,设立在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下。2018年3月,“女童保护”团队宣布成立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非公募),公开募捐继续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合作。“女童保护”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截至2020年6月底,“女童保护”已在全国31个省份相继开课,培训志愿者数万人。通过与地方妇联、教育局、团委等部门的合作,培训当地教师授课,使得儿童防性侵教育覆盖面大大拓宽,覆盖儿童超过385万人,覆盖家长超过60万人。此外,还定期进行线上培训和讲座,目前各个平台上已有数千万网友参与。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