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生命之舱
3月10日下午3点半,随着最后一批49名患者从洪山体育馆走出,运行了35天的武汉市首个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今天,距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已一周时间,而方舱医院的可持续性,也是我们需要讨论的话题。
方舱医院,这一在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的特殊医院,在这一天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从数据出发,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每四人就有一人在这儿进行治疗,而方舱医院也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
原本概念中的方舱医院,是军队野战机动医疗系统的一种,在战争中广泛使用,我们经常也在好莱坞大片里,看到教堂等场地被征用作为方舱医院。它像积木一样可快速搭建,无需土建工程,只要把医疗单元,病房单元,保障单元等组合起来即可。
从2月3日首家方舱医院建设开始,到27日出现“床等人”现象,历时仅20多天,就彻底改变了“一床难求”局面。据统计,各家方舱医院运行30余天里,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000多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舱。
No.2
创新力量
方舱医院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盒内创新案例”,英文叫“In-the-box Innovation"。我们通常说到创新时,都会说要”Thinkout-of-the-box", 意指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解放思想,天马行空地去寻找灵感。
而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宁津、魏蒲桂玲同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作出了《“八”方舱医院》,希望用所学习的环境设计专业在危难时刻能为祖国、社会带来力量。
今疫情严峻之际,方舱医院搭建速度快、效率高、灵活性强,但由于其特殊性、临时性,其多在疫情结束后拆除。
而宁津、魏蒲桂玲基于对当下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以及疗养院远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现状的思考,希望能够在疫情结束后对方舱医院进行保留,进行严格的消杀消毒后,将医院改用为亲近自然的疗养院。为需要独处空间的病患们提供适宜场所,也为其相互交流提供公共空间与亲近自然的机会。她们选用了八边形设计,同时沿用“八”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之意,代表着中国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病毒的决心,并将这份设计命名为“八”方舱医院。
因为八边形的灵活特征,可由矩形、三角形等多种形状的小房间拼合而成,她们引入了模块化设计的概念,将八边形拆分成多个模块,来满足应急性、偶然性的需求,搭建迅速且灵活。
“八”方舱医院需要提前选择一个可利用的废弃场地进行模块化设计,这样可以减少方舱医院的建立对于原有场地的破坏,在被赋予第二次生命成为疗养院后,不需要恢复以前的场所,而是注入新生命、新用途。八方舱医院由很多小模块组成:私人空间、绿地空间和公共空间。
私人空间模块依据房间的不同形态进行了不同的布局安排,分别适用于行动不便者、短期患者、下肢恢复者;绿地空间为病患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公共空间提供了交流场所。
No.3
可持续设计
诚然,经过这场艰苦卓绝的疫情之战,我们都不会想再有一次,但这场疫情也提醒我们“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而“八”方舱医院的模块化构造,又兼具搭建简便、迅速、高效的特点,“歇业”后的方舱医院作为疗养院使用,正是一种有备无患的最佳模式。一旦新的疫情爆发,疗养院会在第一时间变身为救急的方舱医院,不仅能迅速救治病患、抵抗疫情,而且对资源进行了高效利用。同时,“歇业”后的方舱医院不必恢复原有的场地,而是通过模块化注入新生命、新用途,因此减少了对原有场地的破坏。
2020年是实现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s)的倒数10年,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可持续设计也是设计中的热点。
在尽可能减少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的同时,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在满足人的生活需求的同时,不对自然造成不良的影响。可持续理念在我们行动中体现为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保护自然,防止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情况的发生,让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回归到更加和谐的状态,这也是人类长久的生存之道。
No.4
曙光不远
疫情虽然直接导致了开学时间的延后,使她们暂时缺失了校园学习的氛围和更直接的交流,但北京林业大学的线上授课始终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因为疫情的特殊性,不能够当面讨论方案,但在长期的默契中,线上交流的形式依然没有影响她们。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的凝聚力,虽然缺少了当面头脑风暴的机会,但我们两人进行了多次电话会议,每次讨论都会有全新的进展。”
《“八”方舱医院》创作团队—宁津、魏蒲桂玲合影
而在设计过程中,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丁可老师,为她们的方案也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我们与丁老师进行了多次交流,无论确定思路、设计方案还是后期制作,丁老师都十分耐心地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包括为病人提供亲近自然的空间等,对我们的方案推进有了很大帮助。”
而当问起她们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情,她们的诉求充满了对学校的怀念。
“想要回到学校,踏遍春天的北林,和老师、同学们来一个久违的拥抱,在课堂热火朝天地交流思想、讨论设计方案。”
截止3月17日,新冠肺炎在全国的确诊病例已降至万例以下,气温慢慢回升之时,万物更新也会给我们更多力量,我们相信曙光不远,武汉、中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