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态——马泉作品展”亮相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叠加态——马泉作品展”亮相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11月23日,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叠加态——马泉作品展”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该展为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2019年重点学术项目,颜为昕担任总策划,马可·斯科蒂尼、苏丹担任策展人。

“叠加态——马泉作品展”分“无始”“无内”“无外”“无穷”四个单元。在关山月美术馆一楼四个展厅,集中展示马泉近十年创作的有关沙漠主题的综合媒介作品100余件,呈现了马泉独特的艺术世界:源于沙漠,却超越了沙漠;来自经验,却颠覆了经验。跨过世俗与探险、文明与洪荒、声音与图像、时间与空间的重重界限,其多态叠加的作品不仅意味着生命个体对线性时间的不断超越,而且隐喻着微观世界的或然性以及多元状态并存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作为未来叠加态的观看体验亦将成为其艺术世界的衍生部分。

开幕式现场

马泉致答谢辞

马泉向关山月美术馆无偿捐赠两件作品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展览馆馆长、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颜为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策展人马可·斯科蒂尼、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韩绪、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沈康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到场的专家、学者和来宾对马泉教授的艺术作品以及展览所呈现的多态叠加、多元并存、异质同构的艺术世界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感叹于马泉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在艺术领域的辛勤求索。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观展现场

马泉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长期致力于探索空间叙事与设计跨界的可能性,多年持续赴沙漠腹地考察体验,以探寻自然空间中生命个体的自我超越状态,以及宏观场域与微观物体的共存关系。近十年来陆续使用水墨、装置、影像、音乐、版画等综合媒介进行实验性创作,力图于物性与心性的不断碰撞中显现视觉语言与综合媒介的叙事性关联,并在叙事与媒介、媒介与语言、呈现与观看之间构建新的转换机制。

马泉教授在开幕式答谢致辞上表示:“展览仅仅是一种认知结构,一种意识逻辑大纲,一种方法和媒介实验过程的呈现,是一种开始,而非结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