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TA | 杨先顺:乐观进取的人生逻辑
公益
公益 > 正能量 > 正文

不为人知的TA | 杨先顺:乐观进取的人生逻辑

他曾是上世纪80年代高考的失利者,考上大学是他当时的强烈愿望。经过一年的复读再考,他终于如愿。从本科到博士,一路走来,他历经坎坷却不惧挑战。30余载教书育人,他乐于做一名教书匠,用有趣又有用的课堂给了学生最值得回忆的大学时代,他被学生戏称有点像刘德华,与中国广告界泰斗级人物“黑马大叔”结交20载,见证中国广告界的兴衰荣辱。阅见人生正当时,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杨先顺感悟:“人生中有拼搏、挫折、起伏,也有成就。酸甜苦辣浓缩其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而他,则保持着乐观、进取、严谨、温和的人生态度,迎接每一个不同以往的明天。

杨先顺

广告学界开心的耕耘者

暨南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师,他讲授的“逻辑学”、“广告文案写作”两门课上了该校经济学院学生撰写的《暨大蹭课指南》,学生们觉得他讲课有用又有趣,他就是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杨先顺。

杨教授今年56岁,一丝不苟的头发下露出宽宽的额头,鼻梁上架着一副长方形金丝框眼镜,笑起来平易近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儒雅的教书匠,学生调侃他像明星刘德华。

“可能因为我鼻子比较尖。”杨先顺回应说,“我不擅长唱歌,但偶尔也会和研究生去唱K。”

空闲时,杨先顺会看一下《中国好声音》、《乐队的夏天》等综艺节目,他还喜欢看足球赛,有时也看电影,这些业余爱好不但充实了生活,也让他更加了解年轻人正在关注的流行趋势,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

从教30多年,杨先顺的大多数精力都放在教学、科研上。主要研究领域为广告学和数字营销传播,从事逻辑学、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理论研究等课程的研究。他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数据营销传播的伦理治理体系研究”、教育部中国广告人才培养基金项目之重大项目“中国广告创新型教育模式研究”、国务院侨办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岸三地广告创作比较研究”、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传播的后现代伦理研究”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与横向课题,著有《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主编《岭南新媒体说:数字营销传播思想荟萃》、《中国广告创新型教育模式研究》等书。

杨先顺殊荣不断。2009年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获第七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年获第八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并获得中国当代杰出广告人”荣誉称号和“教育推动·卓越人物奖”。

杨先顺并未满足于个人荣誉,他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与学院广告学系的老师们达成共识——在新媒体时代广告学专业应向数字营销传播方向发展。近年来,他把研究重点放在数字营销传播的伦理问题研究上。魏则西事件曝光,搜索网站竞价排名引发全民声讨,杨先顺认为“对数字营销传播的伦理问题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是希望借此推动互联网伦理治理体系的建设,保护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一位学者从书斋里抬起头,放眼外面纷繁复杂的世界,用自身的研究成果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在校园,老师教书育人,术业专攻,用良好的学术修养和意志品格影响着一代代可能创变未来的年轻人。

暨南大学新闻中心学生记者王咏曾撰文从“创新教学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趣味教学法:让逻辑学更有意思”、“实践教学法:让学生有‘实战’大平台”、“学生眼中有趣的老师”四个方面展现了杨先顺老师的教学理念——有趣和有用的课堂才吸引学生。

学生评价杨先顺教授闷骚里又都透露着一股充分的认真,“杨先生的课,你泛泛而听,味如嚼蜡,深入研究,则字字珠玑。”

杨先顺在教学上有自己独特的理念,也有从自己老师那里的传承。他记得在本科时,教“现代汉语”的岳老师保持着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岳老师对学生作业中每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都会指出来,这帮助我形成了很好的文字功底。”令杨先顺记忆深刻的另一位老师是教“外国文学”的谷老师,“他的视野非常开阔,授课方式也非常生动。”

恩师们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杨先顺执教30年来,一直对教师这个职业怀有敬畏感和成就感。

杨先顺曾指导学生在各大专业比赛中获得很多重要奖项。他回忆,2009年,自己在网站上看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全球征集志愿者标志、口号的信息,于是在上广告文案课时,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作业:为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创作5条口号。一个星期后,他对全班作业进行点评,并将学生黄源媛的作品“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挑出来。“看了之后感觉特别的贴切,因为这个口号中既有世博会的意涵,又有志愿者的感觉,读起来非常温馨和有画面感。于是鼓励她参加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口号征集活动,没想到后来被采用了。”杨先顺说。

杨先顺特别乐意接受学生们参加比赛时邀请他当指导老师,他觉得指导学生获奖比自己获奖还要开心,“乐意看到学生能把我讲的知识运用起来,培养的能力都发挥出来。”

在课堂上,杨先顺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他强调批判性思维提倡的怀疑精神,要求学生遇事多思多想,不迷信书本,不盲从知识权威,强调的是要有甄别能力,有能明辨是非的头脑。“批判性思维强调的是一种批判性的精神,但是它的过程是很严密的,以非形式逻辑作为其工具,不能随意,不能任性。”杨先顺还特别指出:“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愤青总是发表没有逻辑性观点,你必须说出你的理由和你的证据才能使人信服。”

“杨先顺老师是个特别爱笑的人,课堂上经常笑。”杨教授给学生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标志性的笑容。比如当有同学一本正经地发表别有新意但错误答案时,他就会“哈哈哈哈哈哈嗝”地笑起来,大家也开始笑,课堂氛围立马活跃了起来。“我是一个比较乐观、温和的人,不会对学生发脾气,但有时对爱拖延的学生也会比较严格,催促他们完成作业或论文。”杨先顺说。

“不考,就永远上不了大学!”

在人生规划上,尽管父母并没有对杨先顺有太高的期待,但他却从少年时就有一种不惧挑战,不服输的劲头儿。

1980年,17岁的杨先顺第一次高考失利。父母劝他上一所中专学校,安安稳稳毕业了去工作。但杨先顺一心想考上大学,他不甘心在人生第一次重大的选择上就轻易放弃。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社会出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那时候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

高考失利之时,他心里一个执着的想法就是“不考,就永远上不了大学!”经过一年的复读,1981年的夏天,杨先顺拿到了阜阳师范学院(现阜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此后从阜阳师范学院本科一路读到中山大学硕士、博士,杨先顺没有辜负对自己的期望。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回首命运的安排,杨先顺在知天命的年纪,有了这样的感悟——“我们每个人既要有追求卓越的梦想,又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遭遇挫折,要想得开,顶得住!”

与“黑马大叔”的人生交集

命运总是垂爱真诚的人。1985年,杨先顺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对逻辑学的喜爱让他有机会成为一名授课老师。尽管那时老师的工资比较低,但当教师的神圣感深深吸引了杨先顺,“老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

1994年春节过后,三十而立的杨先顺离开阜阳,离开了他梦开始的地方——阜阳师范学院。离别故乡,南下广东。杨先顺在暨南大学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回忆刚到广州的第一个春天,杨先顺说:“春天特别潮湿,很少有太阳,衣服总晾不干。”气候上的不适应,并没有让杨先顺打退堂鼓,他喜欢广州这个城市的包容度,“外地人到这里也不会被排斥。”

来到广东,又做广告学教学,杨先顺与很多广告人产生了交集。他特别珍视一个人——中国广告界泰斗人物张小平,“他网名自称‘黑马大叔’,他的离世对我触动很大。”

2015年3月6日下午16:15分,张小平在广州逝世,享年61岁。“广告顽童,脱缰黑马,从此任性天堂。”

时光回溯,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似乎在冥冥中有缠绕,也有游离。

杨先顺(左)与“黑马大叔”张小平(右)合影

同在广州,又为广告业痴迷。上世纪90年代,张小平和杨先顺就成为挚友,相熟20载,他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广告界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也一同并肩奋斗。杨先顺曾邀请张小平到暨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担任客座教授。

“‘黑马大叔’(张小平)曾对我说,他的公司选人,一定要‘以德为先’,他十分看重个人品德。”杨先顺对张小平的敬重不仅来自他在广告界的威望和成就,也来自他做人的品德,以及企业用人的标准。虽然身处业界,但“黑马大叔”一直关心、支持着学界发展,他曾提出要建立“岭南广告学派”,并积极参与筹备成立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学术委员会。

杨先顺在张小平离世4年后回忆起他,依旧难掩哀伤。

对广告人来说,一个时代逝去了,另一个时代开启着……

我们往往未曾注意到,老师们知识传授者的本职身份下,往往还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三尺讲台上,他们为学生启迪未来前路,三尺讲台下,不为人知的TA用阅历成就更多可能。2019年教师节,凤凰网青春BANG联合全新奥迪A6L特别策划了一场全民致敬教师活动——不为人知的TA。以特别专访、创意海报、走心视频等形式,通过发现和挖掘老师的“隐藏身份”,赋予老师这个形象更多丰富的表达。感恩每一份知遇之恩,只为未来更好的前行。

作者:马明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