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漫长的进化之旅中,我们的祖先不仅要躲避各种凶猛的野兽,还要面对一群“看不见的敌人”——某些微生物和寄生虫。它们能够在不同的个体之间传播,引发传染病。某些传染病会在人群中肆虐,发展成为杀人如麻的瘟疫,超过战争带来的破坏。比如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黑死病、天花、禽流感,到今天的艾滋病、非典、埃博拉……
通过广泛的疫苗接种,我们已经在20世纪80年代初彻底消灭了天花,并且有望很快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在全球,接种疫苗每年避免了200-300万人死亡。
然而,问题是,疫苗如此这般的“丰功伟绩”,为何没能将所有人都“圈粉”?!
救援人员和医生在转移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图源:网络)
// 疫苗接种的成本与收益 //
事实上,我们要不要做一件事情,本质上是动力-阻力的动态博弈。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是收益-成本的权衡。以疫苗接种为例,其成本大致包括了:
1. 货币成本:注射疫苗需缴纳的费用、往返交通费用等。
2. 时间成本:搜集接种信息、关于医院地点的信息和往返接种地点所耗费的时间等。
3. 不良反应的风险:事实上,疫苗接种后只有很低的概率会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且一般很快会自愈。
疫苗接种带来的收益则包括:
1. 货币收益:由于受种者产生特定的免疫力,未来不会因为感染某些疾病而接受治疗所节约的费用。
2. 时间收益:由于受种者未来不会感染某些传染病而住院,自己和家人所省下来的时间。
3. 健康收益:受种者未来不用承受因为感染传染病而产生的痛苦和并发症等。
(图源:网络)
然而,有意或在“潜意识”中比较了上述成本和收益之后,在选择是否接种时,仍然有可能落入某些“思维陷阱”,导致人们无法准确权衡疫苗接种的收益和成本。
比如,对普通人,尤其是对新手妈妈而言,在鉴别疫苗相关信息的真假,寻找最科学、最准确的疫苗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就很可能会掉入到“陷阱”之中。尤其是当出现诸如大规模的疫苗安全风险事件时,流言与真相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很可能会因为轻信流言而高估疫苗接种的成本,从而拒绝接种疫苗。产出更多翔实可信的内容,建立更值得信赖的传播平台,让更多人用更简单的方式获知更科学的知识,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
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曾在《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一文中写道:
“一个行动可能会产生不止一种效果,而是会产生一系列的效果。在这些后果中,有的当时就能看到,它在行动发生之后立刻就出现了,人们都能注意到它;而有些后果得过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它们不会总是被人关注到。”
在疫苗接种这件事情上,成本属于我们当时就能看到的后果,如缴纳的接种费用、交通所花费的时间等,这些都是接种完成后就能计算和量化的。而与之相比,收益则显然不那么“引人瞩目”。
肯尼亚一位母亲乘坐摩托车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图源:网络)
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相关传染病的了解,大众不知道感染后会遭受怎样的痛苦和折磨,会需要多长时间的治疗(或是否能够治愈),会给家庭带来多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他们无法想象也无法衡量疫苗接种帮助他们避免了多大的损失,减轻了多少痛苦。
另一方面,时间因素扭曲了我们对收益的判断。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被称为“时间贴现”,指个体对事件的价值量估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相对于当下,我们的大脑倾向于认为未来很长时间以后才发生的收益或成本不太重要。
由于疫苗的好处只有在未来传染病爆发时才可能被我们注意到,而其中一个悖论就是:疫苗工作做的越好,传染病暴发的风险就越低,这种被我们“注意到”的几率就越小。所以在当下,人们的大脑会觉得它不那么重要,疫苗也就无法获得我们的关注。
经济学家Mazur描述时间贴现的双曲线贴现模型(图源:网络)
// 被忽视的“灰犀牛” //
“灰犀牛”一词来源于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米歇尔·渥克所著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比喻那些经常被提示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大概率风险事件。
想象你的远方有一头体型笨重、反应迟缓的灰犀牛,你看着它,但你毫不在意。可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那你将措手不及,直接被扑倒在地。
(图源:网络)
米歇尔在书中指出,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灰犀牛”事件。当时有很多警示信号都表明金融泡沫即将破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业在危机发生前不断发出警告。但大多数个人和组织,都选择了有意或无意的忽视。
在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灰犀牛”事件。比如我们都知道抽烟对身体有害,但因为其健康影响需要很长的周期才会出现,所以很多人都没有觉得戒烟很紧迫。但如果有人一抽烟就严重咳嗽、恶心或胸痛,那么TA可能就会更倾向于戒烟。
米歇尔·渥克在书中还列举了一些公共卫生领域的“灰犀牛”事件,如我们熟悉的埃博拉、流感和麻疹等。
以麻疹为例,曾经泛滥的麻疹本来已经在美国绝迹,但后来竟然又出现了。当彻底解决了某个流行病之后,我们会变得自负和松懈。2014年,麻疹在未接受疫苗注射的孩子中传播。很快,其他16个州相继出现了上百例麻疹病患。
美国近年来的麻疹病例数(图源:美国CDC官网)
事实上,这些家长没有给孩子注射疫苗,不仅是因为觉得麻疹这头“灰犀牛”不会扑向自己的孩子,还因为曾经的一则谣言编造了麻疹疫苗的副作用:1998年,一位被吊销了医生执照的人发布了一篇文章,使用不可靠的数据把自闭症同麻疹疫苗联系起来,认为该种疫苗导致了自闭症。这篇文章不仅引起了家长恐慌,还最终导致了反疫苗风波。他用自己制造的“灰犀牛”——自闭症,让许多家长都忽视了真正潜伏在身边的“灰犀牛”——麻疹。
诚然,同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一样,疫苗不可能完美,而且一直在改进研发之中。有时一些有效的疫苗可能会产生副作用。但我们需要明白,不是所有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情况都归咎于免疫接种。
针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AEFIs都属于偶合症,即原因与免疫接种无关,但由于时机巧合,免疫接种被错误地怀疑为事发原因。根据中国和美国的数据显示,多达80%的AEFIs都属于这种类型。
正如美国卫生部的官员所说,如果疫苗接种率不下降,这场麻疹疫情本可避免。在传染病爆发前,我们往往都怀着侥幸心理,盲目乐观,想着疾病这头“灰犀牛”一定不会冲向我们。正是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更容易忽略疫苗接种的收益,没能未雨绸缪。
米歇尔·渥克提出,许多危险并非没有征兆,也并非突如其来,它们其实一直潜伏着,也是可预见的,但是对时间的错估和盲目乐观,使得我们对它们视而不见。
// 如何免于“灰犀牛”事件 //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下一次传染病疫情是否会发生,而是何时发生。
在推进疫苗普及工作方面,政府、公益组织等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和计划来帮助减少疫苗接种所耗费的货币和时间成本,并在不断创新、完善疫苗的生产、仓储、运输和管理系统,保证疫苗质量。
(图源:网络)
目前,很多国家都实施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可以免费接种部分疫苗。今年6月,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文件,将用3-5年时间为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配备一名公卫医师。而在非洲一些偏远的农村,人们还获得了通过无人机送来的疫苗,这使得居住偏远的孩子也能够方便及时地获得免疫接种,而不用和母亲一起跋山涉水去诊所。
至于如何帮助大众注意到疫苗接种背后“看不见的收益”,让大家更愿意接种疫苗,从而远离传染病这头“灰犀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开展公众传播。
1. 讲故事,让收益可见、可感。
我们对小说、戏剧、电影和电视等的热爱,本质上是对故事的渴求。在这个多媒体传播的时代,我们讲故事的形式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字,还可以有图画、视频等。如何用故事展现疫苗接种的价值,让大众看见其收益?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曾经拍摄过这样一个短片:
通过这部短片,我们得以看到接种疫苗为孩子未来成长和家庭发展带来的种种 “可见的收益”,还能看到其对所在社区的好处。
2. 呈现数据,将收益或价值量化。
在向大众展示疫苗接种价值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将这部分价值或者收益量化。假设有人告诉我们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这句话可能不太会让我们有立刻去接种疫苗的想法。但如果我们被告知:注射卡介苗可以将你得严重结核病的概率降低到X%,意味着你未来可以节约N元的治疗费用,免去M个月的服药治疗之苦。那我们可能更容易摆脱“时间贴现”的陷阱,重视传染病这头“灰犀牛”,愿意去接种疫苗。
(图源:网络)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纳尔逊·曼德拉曾说,“免疫是一项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它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并使千百万人拥有了更健康、更长寿的生活,从而在免遭痛苦的情况下获得更多机会去学习、玩耍、读书以及娱乐活动。”
如果说传染病的肆虐是一场洪水,那么疫苗接种就是预防这场洪水的坚固堤坝。而我们都知道,不能等到洪水来临时,才着手修筑防洪堤坝。而每一个对传染病不具备免疫力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这道堤坝的一道缝隙。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