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就垃圾分类的公民意识培养、各地分类标识差异、立法效力等问题,凤凰网公益在北京举办主题沙龙,邀请上海虹口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主任、上海虹口区人大代表杨园,台湾慈济基金会文史处主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何日生,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丹,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马剑银展开讨论。张伯驹详细介绍了垃圾埋无可埋的困境,垃圾不减量、不分类,不但危及居民身体健康,更会影响城市间关系。
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回忆了过去各大城市垃圾填埋法。“大概二三十年前,我们城市的建成区规模还不大、垃圾产量相对低,大家觉得只要垃圾被清走、在眼前消失就可以,所以就在城市周边建一些填埋场。但时至今日,城市、人口不断扩张,填埋场不够了,所以又开始修建焚烧场,把垃圾抛到空中。”
如果前端再不考虑分类和减量,只是一步步让垃圾远离眼前,张伯驹直言,“这就是现在的情况——垃圾埋无可埋,烧也不好烧”。
针对上海市的“湿垃圾”,张伯驹也解释了它需要被分隔处理的原因,“湿垃圾可以成为肥料,但被混合填埋后,会在缺氧环境里产生大量可燃气体,随时引发地下垃圾场的爆炸,因此需要用专门管道抽出,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恶臭扰民。”
因为有过在垃圾场周边和居民同住的经历,张伯驹至今难忘那个环境的恶劣。“半夜总会咳嗽醒。如果不在那儿待着,根本想不到那是多么刺激性的恶臭。腐烂的垃圾还会产生渗滤液,污染地下水。”
除了污染环境、危机公众健康,张伯驹举例,垃圾不减量不分类的又一个危害是影响城市间关系。“北京、深圳等很多城市的一些垃圾填埋场的大坑装满后,通常不会封场,而是修建一个坝,或在四周修筑一道墙,用于储存更多的垃圾。这样的垃圾填埋场里,垃圾表面远高于城市地面。几年前深圳就有填埋场出现过崩塌的情况,大片垃圾流出,造成社会紧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