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就垃圾分类的公民意识培养、各地分类标识差异、立法效力等问题,凤凰网公益在北京举办主题沙龙,邀请上海虹口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主任、上海虹口区人大代表杨园,台湾慈济基金会文史处主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何日生,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丹,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马剑银展开讨论。罗丹透露,成都的垃圾产量已经高到远超填埋场的设计量,推行分类需要让市民了解自己的责任所在,“谁产生谁负责”。
和日常生产抓高产量相反,生活不需要垃圾高产,沙龙现场分享了一组有关垃圾产量的数据。据报道,我国生活垃圾年产量超过4亿吨。有600多座大城市中,三分之二陷入“垃圾围城”,更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经没有了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
罗丹介绍,成都垃圾产量已经远高于填埋场可负荷的体积,正在正面向全市征求垃圾管理条例草案的修改意见,未来也会像上海一样进入强制的垃圾分类时代。“成都的长安生活垃圾填埋场,西南第一、全国第五,负责处理来自主城区和部分郊县的生活垃圾。原设计日处理4000吨,现日均8000吨,高峰破万。即便除了卫生填埋,还配有好几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成都这座城市面对的生活垃圾处置压力也是巨大的。”
“推行分类,首先要让市民了解垃圾主体是他们自己,不是别人。”罗丹举例,很多人认为买一个垃圾桶,就能做好垃圾分类。成都自2000年至今,每户每个月都会交8元垃圾处理费,大家默认钱交出去,垃圾分类就是政府或其他部门的事了。“但实际不是这样,我们交的钱完全不足以支付后端垃圾清运等环节的费用。所以谁产生谁负责,产生多少就付多少钱,这是未来各个城市都会面临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