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就垃圾分类的公民意识培养、各地分类标识差异、立法效力等问题,凤凰网公益在北京举办《垃圾分类第一步——我的垃圾分类对吗?》主题沙龙,邀请上海虹口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主任、上海虹口区人大代表杨园,台湾慈济基金会文史处主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何日生,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丹,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马剑银展开讨论。针对各地垃圾分类标识不同的原因,专家们解释,后端处理决定前端命名,“叫法不同,但方向和逻辑是一样的”。
随着7月1日上海垃圾分类新政的开启,全国45个城市将陆续进入“强制时代”,垃圾强制分类大势已不可逆转。但是大家发现各地垃圾分类标准并不统一,比如上海规定垃圾分为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而北京则分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及可回收物,成都与北京大致相同,只是在厨余垃圾的名称上有所不同,称为餐厨垃圾。垃圾分类标准不一致,让不少网友感到困惑,该如何正确鉴别垃圾列别,对其进行准确投放呢?
马剑银:视角不同,垃圾分法则不同
家住北京的马剑银教授比较关注上海和北京的垃圾分类法,表达了一些疑问。“这些分类法,主要是为方便专业的垃圾处理员在后端做处理,但从垃圾投放者的视角,就会傻傻分不清垃圾干和湿,因此上海的分类表述,对投放者而言没有北京、成都等地友好。”
杨园:“佩奇分法”并非万能,后端处置决定前端分类
上海虹口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主任、上海虹口区人大代表的杨园处于垃圾分类的风暴眼,她对于垃圾分类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当被问及网上流传的段子:垃圾是干是湿,看猪吃不吃。这种“佩奇分法”是不是万能的?
杨园回应,“佩奇法则”在网上开始传播,如果对于一个垃圾小白来说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如果随着了解垃圾分类,就会觉得有些方面还不一定适合,比如枯枝落叶属于什么垃圾?很多人认为这属于湿垃圾,其实如果家里的花草就属于湿垃圾,但如果是马路上真正的枯枝落叶并不属于四类当中的一类,而是有着自己专门的分类,也就是说这种垃圾不属于我们的生活垃圾。前一段时间大家都以为种液是湿垃圾,但也是和后端有关,因为腐烂时间要比日常垃圾更长,没有办法和平时的垃圾腐烂在一起,因此还是作为干垃圾。
杨园还介绍,上海探讨垃圾分类已经有很多年了,有的以前是六分类,有的以前是四分类,也有的以前是五分类,最后都是改为四分类。这是后端决定前端,就是由后端的处置决定前端怎样来分,如果没有后端的处置,前端的垃圾分类意义也不是很大。
杨园举例,大家说到大骨头和小骨头的区别,其实就是因为后端的处置决定了前端。湿垃圾最终是要去沤肥或者产生其它的生物气碳,进入后端处置的时候需要进入大型搅拌容器,这种容器当中会有刀头,非常容易被硬的物质损坏,所以就导致在前端分类的时候会把这种硬的东西分出来,这种大骨头就不属于湿垃圾,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也没有大家想像当中的那么难分。
最重要的是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学习,上海市有专门的垃圾分类官方小程序,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查,上海在宣传方面会先行,提前和市民来做沟通。
罗丹:垃圾分类命名不同逻辑相同,前端分类很重要
成都和上海的垃圾分类规则略有不同,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丹打趣说:“最近几天,我们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和成都的媒体朋友不停地讲,忘记‘干湿’吧,大家不要因为看到上海干湿分类就觉得很困惑,认为成都自己做不了垃圾分类,不是这样的,成都不分干湿、不分干湿、不分干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罗丹介绍,成都垃圾分类有四类,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这三类和北京是一样的,甚至颜色、名字和标志Logo都是一样的,不同在于绿色的桶不像北京那样叫做厨余,而是叫做餐厨,也就是餐馆产生的和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都放在这个桶里,也不像上海的湿垃圾那样要分大骨头和鱼刺,无论是大骨头还是鱼刺都可以放在绿色的餐厨垃圾桶里面。
“其实成都也是分干湿的,大的方向是一样的,只是桶上的名字不一定叫做湿垃圾。”罗丹举例,贵阳和重庆既不叫餐厨也不叫厨余,叫做易腐,所以在这一点大家都有这种意识,就是要把这两类分开,但是写在桶上的名字是什么各个地方不一样,所以还是回到各个地方进行探讨。
罗丹认为垃圾分类特别重要的就是怎么把这个东西分出来,如果不分出来的话,不管是后期的末端处理填埋焚烧,还是资源循环利用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困扰,要是连这些都做不到的话怎么谈后面分出一千多种、一百多种东西?这些一定需要先做到。
“我们会不停地向市民去做科普,请大家不要再去纠结干湿到底怎么分,湿纸巾到底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认真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垃圾分类,按照这种标准分类就好。也不用纠结去了上海等其他城市,垃圾分类规则会不同。有一句话叫做入乡随俗,还有一句话叫做活到老学到老,多学习一点新的东西总是好的。其实上海的干湿分类和成都这四类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不要产生恐慌。”罗丹说。
张伯驹:干湿分离需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共同推动
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来自北京,长期从事环保工作的他认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对垃圾分类的推进作用至关重要。自然之友在做干湿分离引导时,更多的不是在小区让居民推动干湿分离,而是向更多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主管部门推进干湿分离概念。
张伯驹认为,如果政府不建立干湿分离处理,很多政策也是没有办法推行下来的。因为曾经还有一些人在推行的是干湿垃圾混在一起也能处理,包括某些专家说混在一起也能处理,全部烧了全部埋了都没问题,但是不行。干湿垃圾如果放在一起处理的话,不仅是对环境处理的压力,还有很大的问题是浪费。
“现在我们是一个很高的消费情况,本来很多东西都是有回收价值的,我们把它烧掉了或者埋到地里变成污染源,这是循环经济不可接受的,所以我们做的干湿分离是向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推动的。”张伯驹欣喜地看到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还有很多的学者都在一起推动干湿分类的概念,政府也已经开始认可垃圾干湿分离的做法。
不过,张伯驹也提出疑问,现在遇到的挑战就是干湿分类作为一个大的政策概念,落实在具体的实施当中是不是也要这样讲?“很多时候政策的概念和落实的方法不一定是一模一样的,就像在成都,不一定叫做干湿垃圾。”
张伯驹还举例,一些公益组织、学者在广西南宁横县,针对可堆肥废弃物和不可堆肥废弃物,也做了十多年的实验。“很多人知道哪些可堆肥,哪些不可堆肥,原来有些可以堆成肥然后给茉莉花上肥,这样的话不管叫什么都可以知道未来可以成为什么东西。可回收大家了解,可堆肥大家也了解,这是不同的城市可以做试点的机会,再过一两年哪个城市试点更好,我们可以学习,而不是一成不变,这是干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