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52个星期,闫宏微有36个星期都在化疗。她说想改造自己的癌细胞,可终究还是没能斗过它们。
3月18日,医疗纪录片《人间世2》第五集“抗癌之路”主人公闫宏微的生命就此按下了停止键...
闫宏微的“抗癌之路”
1984年出生的闫宏微是上海一名高校教师。
她2004年进入大学,2011年博士毕业,随后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任青年教师,之后和老公吴载斌在上海买房,结婚生女,一切都很美好。
不想,2017年3月,她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被诊断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病痛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医生给她做了乳腺全切和淋巴结全清扫手术。但癌细胞并没有就此消亡,很快转移到了肺部。
年迈的母亲,两鬓的发丝逐渐染白,牙牙学语的女儿慢慢可以一字不落背下三字经,而她和吴载斌则一直在和病魔作斗争,一天都未曾怠慢。
一年中的52个星期,闫宏微有36个星期都在化疗。铂类、紫杉、三滨、蒽环……这些常用的化疗药,闫宏微全都用过了一遍,不敏感。甚至,他们去了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治疗,跑去香港购买内地还未上市的靶向药物。
抗癌之路异常艰辛,可她始终微笑以对:“我打了这么多化疗药,血管都打没了,血都找不到了,这个东西一点反应都没有,它们也是神了,不愧是我的癌细胞,牛!”
《人间世》节目组跟拍了她整整215天,足迹跨越大洋和时区。一次次的挫折甚至让导演都开始怀疑,为什么要去记录这么多悲惨的事情。但看着闫宏微坚强的样子,导演释然了:“在我们镜头里,她是那么青春,那么阳光,那么坚强与乐观。这是我们想要帮她记录的青春。”
她说:“我经常和自己的癌细胞对话,告诉它们,你们不要太嚣张,长得太快我完蛋了,你们也得完蛋”,她想改造自己的癌细胞,让它变得聪明一点。
她和她的家人如此努力,现实却丝毫不懂得“客套”。复查CT结果显示:每个病灶依然在增大当中,肿瘤还是进展了。
但闫宏微依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今年1月,她又开始尝试免疫治疗。
她在病房里积极进行治疗,还能教女儿学成语,和丈夫一起庆祝情人节。
女儿还天天画锦鲤,希望小鱼能够给妈妈带来好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然而,曾经说过要改造癌细胞的她终究食言了。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月18日下午16:49。
丈夫深夜发微博:一定会很幸福
3月19日,丈夫吴载斌更新了一条微博,正是3月18日16:49的手机屏幕,背景是两人的婚纱照。
3月20日凌晨两点,他的丈夫在微博写下:从灵魂深处喷涌出来的悲伤根本无法抑制,微微去了另一个平行世界,那里没有疾病,如同曾经的我们,一定会很幸福。
网友在评论区刷屏哀悼:
有人表示无法接受她离世的消息:
还有人被她的精神所折服,所打动:
也有人希望这世间再无病痛:
而就在3月18日第二天,《人间世2》完结...
在闫宏微这集的尾声,她一个人坐在出租车里,唱着汪峰的《存在》: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我该如何存在...
有网友说:只要在世的时候每一天都是积极乐观、努力生活的,这场仗你就赢了。
乳腺癌的筛查与防治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成为城市中死亡率增长最快的癌症,年轻乳腺癌的病例逐渐增多。
根据我国三阴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Meta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中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35岁以下且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更易发生三阴型乳腺癌。
另外,目前国际上还没有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指南,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目前最有利的手段:
对35岁以下的女性应开展早期乳腺癌筛查工作,尤其以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作为重点筛查对象,同时检查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表达状态;
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进行年度筛查;
45岁以上女性应定期加收乳房X线检查;
55岁以上女性可过渡至2年一次的筛查或1年一次。
另外,长期摄入过量高脂高能量饮食,肥胖,经常熬夜、长期便秘、长期化浓妆(尤其是使用激素类化妆品)、常吃烧烤及吸烟的女性都属于易发病人群。对于易发病人群,做好预防至关重要。
合理饮食,提升自身免疫力。建议多吃抗氧化成分食物如膳食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食物等,可降低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平衡为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熬夜、喝醉,会导致人们的免疫力下降,增加疾病侵袭的机会。
减少对化妆品、避孕药、保健品的使用。因这些物品中都添加了大量的激素成分,经常使用会增大乳腺癌的发病危机。
保持良好的心态。太多的消极、负面情绪,会让人们的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增加患上乳腺癌的风险。
来源:中国青年报、DeepCare前线、上观新闻、观察者网、看看新闻网、SMG人间世项目组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