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外地网友Freedom前些天去济南趵突泉,想要瞻仰一下语文课本里的神奇之泉,没想到看到一个意料之外的物种——斑海豹!
本来应该在海水里自由自在的海豹,不仅被困在狭小的水池里,貌似眼睛还出了些问题,已经不太睁得开了。于是就有了这条登上热搜的微博:
网友:“趵突泉养海豹是为了风水”
事情迅速发酵,有网友评论说:
“趵突泉曾干涸,园方找大师算了一下,需要引物引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引入海豹,豹与趵谐音,老济南人一度称趵突泉为海豹池。”
养海豹是为了风水?
动物保护大V表示:这怎么能忍??
景区回应:上个世纪就在养了...
1月8日下午3:54,趵突泉官方微博作出回应称:
趵突泉景区泉水养海豹历史较早,由来已久,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趵突泉养海豹为风水说”报道不实,希望广大网友不信谣、不传谣。对恶意炒作并严重影响天下第一泉景区形象和声誉的行为,景区将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权,并保留进一步追究责任人责任的权利。
▲济南市民拍摄于2009年的照片
海豹科普:眼病是斑海豹一个极为常见的问题
在我国海域内繁殖的海豹只有斑海豹这一种,目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2017年8月,农业部发布了《斑海豹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旨为加强斑海豹栖息地保护,规范人工繁育,严格经营利用。
人工环境下圈养的斑海豹因为商业利益的追逐正艰难度日,正如在斑海豹保护行动计划里所提到的指导原则,将要推进人工繁殖技术优化等技术措施和保护行动,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和管控指标。
当前,因为缺乏最基本的强制性饲养标准,再加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有很多非专业性机构在饲养斑海豹,比如一些餐馆、酒店、小区等。即使是专业性饲养单位,因为对斑海豹的认知不足,出现了很多斑海豹的常见疾病,比如皮肤病、结膜炎、白内障等问题。往往面对这些疾病的时候,饲养单位也是无能为力,在成本与收效之间,默默牺牲掉了动物最基本的生存权利。
杭州长乔极地海洋公园内的斑海豹,2015.2
除了普通的人工饲养外,还有一部分斑海豹被用于做动物表演,包括刚才所讲到的商业性投喂。不乏一些名胜景区、保护区等。
烟台长岛月牙湾的海豹表演,图片来自网络
不管是普通的饲养,还是用于商业性的表演活动,眼病是斑海豹一个极为常见的问题。比如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公园,淡水养殖海豹,已经多次曝光出海豹的眼疾。
杭州动物园作为城市动物园,作为专业单位,也同样曝光出此类问题。多只斑海豹已经有了眼病,其中一只甚至眼睛严重肿胀变白,基本已失明。但是他们依旧在被用于商业性投喂,斑海豹为了获得鱼块,就要卖力用前鳍拍打身体。
对于斑海豹眼疾的问题,一些海洋馆也在尝试解决。2007年,上海海洋水族馆尝试给斑海豹做白内障手术,可惜斑海豹再也没有醒过来,年仅6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斑海豹的白内障手术也越来越成熟。2015年,香港海洋公园就成功完成了手术。
实施手术并成功了,这只是屈指可数的几个案例。对于众多患有眼疾的斑海豹而言,这只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杯水车薪而已。
新京报评论:不是迷信也欠妥
养殖海豹的最大技术问题应当是淡水环境与海水环境以及淡水和海水食物的不同。此前的情况已经表明,在长时间的养殖海豹中,已经有几头死亡,而且游客也发现有的海豹的眼睛又红又肿,另一只眼睛已经溃烂,与此次游客发现的一只海豹有眼疾相似。
虽然定期换水和加盐有利于海豹生存,但目前还没有对海豹在淡水中生活进行大量研究的结果,淡水环境是否适合养海豹并没有明确结论。因此,对于海豹,最好不要让其在淡水中长时间生存。所以说,即便趵突泉景区有养殖资质,养海豹也并非出于“豹”与“趵”的谐音迷信原因,在缺乏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也该对于淡水养殖海豹慎之又慎,否则可能造成国家保护动物的病痛和死亡,到头来事与愿违。
生活在糟糕环境,成为商家招揽生意、牟取利益的工具,斑海豹的眼睛正在一点一点地烂掉。斑海豹的眼睛,原本该是黑黑圆圆、大大亮亮的。他们真正的家园和最好的保护,是留在大海。
来源:新京报、拯救表演动物、潜水游世界、齐鲁网、济南时报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