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上午,卓乃湖专家咨询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水利水电工程研究、风沙治理、冻土研究、生态学、以及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多位专家出席会议。经过认真讨论,与会专家基本认可:应该高度关注卓乃湖流域正在发生的一系列新的生态危机,不能放任藏羚羊大产房荒漠化。
与会专家包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树坤、中科院寒旱所风沙物理室主任屈建军、中科院寒旱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俞祁浩、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魏鑫丽、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魏铁铮、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与生态学系副教授何兴东、中国环境科学院副研究员常江、横断山研究会会长、科考探险家杨勇等。
中国绿发会北京研究院副院长、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副研究员卢善龙博士首先向与会各位专家,汇报关于卓乃湖生态环境变化的卫星遥感监测和两次科学考察情况。卢博士称,从两次深入卓乃湖的实地调研来看,卓乃湖流域正在发生两个重要且急迫的生态变化,一是2011年卓乃湖溃坝后持续引起下游水位连锁上涨,如不及时治理,其水势将非常容易突破内流区,漫到长江源,并可能威胁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的工程安全,以及改变长江源水质;其二是卓乃湖流域的沙尘暴越来越严重,从2011-2018年,卫星影像已经总共统计到了113次沙尘暴。
在两次实地科考基础上,卢博士代表卓乃湖科考队据此提出两条治理建议:一是在卓乃湖新旧溃口处建拦水坝;二是在卓乃湖未恢复退水区及下游溃坝形成的冲沟区域,实施原生草种播种、秋季覆盖防沙网或洒水冰封、种植苔藓地衣类植物等措施,帮助当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
围绕卓乃湖新出现的系列生态问题,相关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卓乃湖新出现的生态问题,这个点抓得非常准,意义非常重大,在青藏高原核心区的生态脆弱区,要不要治理?怎么治理?这些都需要非常审慎的科学认证”,中科院寒旱所风沙物理室主任、研究员屈建军老师认为,中国的沙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柴达木沙漠等,大多是由河湖相沉积物在风的作用下形成,因此对卓乃湖流域新出现的荒漠化现象应该高度重视,卓乃湖是藏羚羊的大产房,不能任由其变成沙漠。此外,卓乃湖二次溃决的风险依然存在,对下游湖泊及青藏铁路等廊道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屈建军老师建议重新完善科研项目报告、加大风沙监测力度、同时对湖泊历史变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等。
中科院寒旱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俞祁浩研究员认为,从现在可以看得到的变化和影响来看,卓乃湖流域的荒漠化将对生态产生巨大影响,应该对此趋势进行适度干预与调整。“青藏高原腹心区是多年冻土区,治理措施要充分考虑冻土的特点,如建坝可以考虑疏堵结合,既利用冻土隔水的特性建一定高程的坝,在保证原湖岸退水区沙子淹入水后,又要让湖水能够外泄”,俞祁浩研究员建议针对卓乃湖新生生态危机,应该联合多学科开展研究并治理。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魏鑫丽研究员则表示,卓乃湖生态治理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涉及从水利、高原冻土到沙漠化等不同领域,而微生物所所研究的真菌地衣等生物,通常是生态系统的先锋物种,未来在卓乃湖源头治理中可能会有地衣的用武之地。魏鑫丽研究员希望能尽快在卓乃湖流域开展真菌地衣类资源调查,以弄清楚哪些优势类群可以用到生态治理与恢复中去。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与生态学系何兴东副教授提出应该对卓乃湖流域的藏羚羊种群数量及环境承载量进行调研,而横断山研究会会长、科考探险家杨勇则认为应该尽快优先在卓乃湖及其下游湖泊区实施引流措施,消化上游持续来水的巨大威胁。
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在讨论中表示,经过2018年至今的两次科学考察,我们已经确切察觉到了卓乃湖流域新出现且正处于迅速发展中的生态危机,除了考虑直接的荒漠化和卓乃湖二次溃决的严重危机外,我们更多还想到的是对整个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影响。“如果我们不行动,任由自然演化,那么在这样的生态脆弱区,如此大面积、长时间的持续沙源输送,很快这个区域就将荒漠化,其对中华水塔区的生态破坏不可想象”,周晋峰秘书长认同卓乃湖流域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但他认为人为努力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如都江堰的治理,就促成了数千年成都平原大粮仓的形成。“卓乃湖流域的风沙和水患已非常紧迫“,周晋峰秘书长希望聚合众多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一起努力,成立课题组,尽快推动卓乃湖生态危机的治理。
(来源:中国绿发会 文/橡树,唐玲 审/卢善龙,小飞 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