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光:从我们的设想出发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陈越光:从我们的设想出发

11月20日,由中国慈善联合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慈善文化论坛(2018)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召开。论坛主题为“中国慈善文化的演变与传承”,十余名来自学界、慈善的业界翘楚,通过主旨演讲、点评、对话和评述等方式,为与会者奉献了一场慈善文化盛宴。论坛由北京爱的分贝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娟主持。

本届论坛主席、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陈越光在主旨演讲小结中表示,从主旨演讲和观点评述中感受到思想的魅力,感受到对历史的梳理,也感受到论坛的文化精神。慈善史的研究本身就是慈善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从东西方慈善发展的历史中汲取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为解决目前慈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以下为演讲小结原文:

大家好!

论坛的第一个环节——“主旨演讲”结束了,我们在这段时间里,感受到思想的魅力,感受到对历史的梳理,也感受我们论坛要求“全程参与、专注倾听”的文化精神,非常感谢大家!感谢梁其姿、秦晖和何日生三位老师,当我向他们一一邀约时,他们都非常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并且非常尽责地做了准备。

这个论坛的设计是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主旨演讲”及评论,第二个环节是实践者“秘书长圆桌深度对话”,第三个环节是对于慈善文化领域的“年度大事述评”。我们在设计论坛时就强调这样一个原则:顶尖人物,认真准备,全程参与,专注倾听。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个领域里最顶尖的人物请来发表观点和意见,并要求他们认真准备、全程参与。同时,我们希望在论坛中贯穿一种专注的精神。我们希望这样能够展示这个领域的当前水平。至于是不是达到了,那需要大家的评价。

今天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是回溯慈善的历史源流。我们为什么要追溯历史?

首先,慈善史的研究本身是慈善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这是毋庸置疑的。梁其姿、秦晖,这两位都是历史学背景的教授,都是历史学家。他们从中国的断代史切入,综述中国慈善文化背后的理念;从西方整个慈善思想史和实践操作的进程和变迁切入,综述西方慈善观念和实践的变革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和挑战。做出这样的梳理,我想对我们行业从业者来说,是获得了一次难得的清晰表述,梳理慈善史,是慈善文化领域的重要内容。

其次,我们能从历史中看到经验。梁其姿老师讲的明清之际慈善活动,这是中国社会公共慈善活动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段历史前一百年,还有一段很值得我们今天拿出来做比较的历史背景。那就是王阳明(1472年-1529年)的时代,他们当时面对着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从北宋五子到儒学复兴、到王阳明,他们都面对过佛学思想对中国思想界的全面冲击,唐朝时佛教典籍是儒家典籍的10倍之多。王阳明要坚持儒学复兴,那他是如何面对外来思想的?在《传习录》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对佛学思想的开放、吸纳和融合。另一个方面,在约15世纪中到16世纪后,中国兴起了“弃儒从贾”的社会风潮,此时也正好是王阳明的思想的一个大的转向——从“致君行道”到“觉民行道”,其视角转向了民间。他还一反儒生鄙视商贾的传统,提出“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梁老师描述的明清慈善的发展,是在有了这样一个社会、思想史的背景后发生的。所以,这种历史梳理提供给我们一种历史经验,慈善的发展总是回应社会和思想的发展的,我们今天也是面对外来思潮和整个社会变迁中的经济发展,来思考慈善思想该怎么样发展。

第三,我们能从历史中看到挑战。秦晖老师在梳理历史中,把Charity和Philanthropy的不同传统,尤其是对慈善philanthropy这个概念从历史兴起,到后来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这也有一个时间节点很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约比王阳明时期晚一百年,1597年时,培根出版了他的《随笔》前10篇,其中《论善》专门讲了古希腊人所谓philanthropia这个概念,把这仁爱或慈善界定为“利人的品德”,并且把这种品德特征引向“世界的公民”。以后,这个观念大兴,并对之后的慈善思想发生了重大影响。在此,我们不禁要思考,从古希腊到古罗马都有的慈善Charity和Philanthropy概念,为何17世纪后Philanthropy这个概念越来越发展呢?那是因为在文艺复兴前后,现代思想观念兴起了,所谓现代性三大观念“个人权利”、“工具理性”、“契约社会”的兴起,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史。而今天,我们引入Charity和Philanthropy,仅仅在翻译上区分为“慈善”和“公益”是不够的,我们还有一个现代性观念挑战如何对应的问题。

我很赞赏刚才何日生老师做的评论,他在评论中强调,中西思想之间有共通的融合的一面,又必须正视一个问题,即如何来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中间的哪些东西在今天面临着转型,哪些东西可能在新形态下被激活,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我向何老师邀约做评论时,只提了一个要求——评论要犀利。为什么?就是希望思想有张力,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来。中国古人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把玉加工成器物叫“琢”,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叫“磨”,于是,留下一个成语叫做“切磋琢磨”,以表达对问题的互相商讨、学习、求证。何日生老师的评论,是这方面的好范例。

最后我想说一下,中国慈善文化论坛的宗旨是要打通理论和实践,这个目标太大,要打通理论和实践谈何容易!按秦晖的说法,我们这也算是一个志愿者的乌托邦了。对于“理论”这个概念,如果要去查字典,现代汉语字典会告诉你,“理论是源自于实践的一种系统性概括。”在我看来,中国人表达“理论”这个概念,最好的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再看西方人表述“理论”。罗素在《西方哲学史》评论毕达哥拉斯时,提到过“理论Theory”一词来源于奥尔弗斯教派,表示为“热情的动人的沉思”。

我想,我们今天论坛的第一个环节,所谓主旨演讲和评论,要说完全“究天下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恐怕还不敢说,但是已经具有了“热情的动人的沉思”之气质。我们期待后两个环节,也能够贯穿这样一种热情而动人的沉思。

谢谢大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