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公益 > 头条 > 正文
在声色娱乐中,孩子们看什么
2009年06月04日 15:10新华网湖北频道 】 【打印已有评论0

当快餐式的娱乐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时,本应藏有人生大智慧的儿童读物逐渐被实用性的识字算术、娱乐性的声色动漫所淹没。走进书店琳琅满目的儿童读物区,面对不熟悉的各种卡通版、动漫版的儿童图书,家长们该给孩子选择怎么样的读物……

  2006年10月1日,在北京图书大厦儿童图书专柜,孩子们聚精会神地阅览图书。假日里,书店成了孩子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孩子们捧着新上市的图书席地而坐,书店俨然成了图书馆。 新华社发(李文明 摄)

    儿童阅读市场繁荣背后结构失衡

    儿童图书阅读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近年来儿童阅读市场急剧升温,儿童作家、儿童作品层出不穷,郑渊洁、杨红樱和饶雪漫三位儿童作家更是在2008中国富豪作家榜上位列前五。但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虽然国内儿童文学创作总体上处于良好态势,与阅读需求相比,真正为孩子们所喜爱的国内儿童文学作家作品还是很少。

    目前市场主要被两类儿童读物所占领:一种是娱乐性儿童读物,如奥特曼,迪斯尼故事等;另一种是实用性儿童读物,多是急功近利而编辑的经典故事书、教化色彩浓重唐诗宋词、三字经之类的古典读物和学前教辅为主。

    这两类书其实无法调动儿童的个体生命体验以及对于阅读的兴趣。在武汉市徐东路一家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的陈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对于实用性的儿童读物,一般儿童心理存在潜在的排斥,强迫式的学习、阅读效果并不好,使孩子们从小就害怕与书籍接触。但是,作为学习补充的读物大多又娱乐性太强,只能视为快餐式的减压玩具,没有调动儿童的个体生命体验,也不利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陈玲分析,在我国,儿童阅读的原因往往是在老师或家长的要求下不得不去阅读,或者为了逃避惩罚,或者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去勉强阅读,儿童阅读市场实际是被家长们望子成龙的需求所主导,在接受大量被迫阅读的读物后,孩子们的需求反而反向压缩成了亚文化,有感官刺激不需要思考的读物恰好满足了这部分需求。

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现在国内的图画书创作在起步阶段,儿童阅读作者队伍偏小,且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需求也是儿童读物市场失衡的重要原因。经验表明,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画书在国外占据了儿童读物二分之一的市场,图画书中文字和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但是我国图画书的创作现状还停留在像连环画一样配图式的创作阶段,“大多数能写的作者不会画,会画的作者不能写”,感染力、表现力自然与国外作品相比较差距仍然明显。

    她说,总之,儿童阅读市场结构的失衡是造成目前我国儿童阅读量严重不足的原因,也可以说,儿童阅读量的严重不足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结果的失衡。有一个统计数字显示,当前我国儿童阅读量仅及美国儿童的1/6。

    平视孩子引导孩子通过阅读体验生活

在广州购书中心,小朋友津津有味地阅读图书。 乔军伟 摄

广州购书中心成为少年儿童的好去处,孩子们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在地板上席地而坐,高兴地翻看自己心水的书刊杂志。杨曦王辉李幼欣摄影报道

专家们认为,要想让孩子发自内心想去阅读,首先需要家长和社会转化思想观念,以平视的心态看待儿童文学,从而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培养他们的内部阅读动机,让他们把阅读当作轻松愉快的事情,从而养成阅读习惯。

    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梅子涵在武汉举办“爱上图画书”的讲座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阅读可不是为了孩子的所谓‘成长’”,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让他长大、老去直到死掉。阅读是一种本能需要,和喝水、吃饭没区别。而“成长”一旦成为功利目的,会抹杀孩子童年阅读的快乐。要让孩子们爱书、亲近书,终身与书相伴,需要家长们调整心态,放下“身段”也来读读优秀的儿童阅读作品,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再引导孩子阅读。

    梅子涵说,儿童文学里面所表现的东西,往往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不一样。比如说儿童文学更接近于诗人,儿童文学里面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儿童文学看生活的时候,表现生活的时候往往更善良、温暖。同样表现苦难,一般文学可能很血腥,拿一把刺刀,遍地都是血。儿童文学不是这样,它有它的角度,让你知道苦难,知道战争,可是你不怕它。儿童文学里面很多写死亡的,读了后觉得死亡是生命过程到后来的一个结果,你只要是生命都会碰到的,作为一个完整的东西,没有说当它落幕的时候你悲哀、恐惧,像一个戏一样,当红颜色大幕落下来的时候就哭,没有理由,跟戏一样。

    比如湖北出版的《起点阅读》系列图画书,很有趣,精致的图画将一个个好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能忘却的母爱(《狐狸和葡萄》)、朋友之间的承诺之歌(《去年的树》)、敞开胸怀的心灵花园(《巨人的花园》)、探询幸福的奇异旅行(《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或温婉、或机趣、或感伤、或愉悦,它们无不一点一点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再比如从国外引进的儿童图画书《猜猜我有多爱你》,孩子总喜欢和别人比较,在《猜猜我有多爱你》书中小兔子也与母亲比较起谁的爱更深,书的最后小兔子睡前对大兔子说了最后一句话,“我对你的爱一直到月亮那里”,兔子妈妈看着睡着的小兔子微笑着也说了最后一句话,“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合上书本,无论是孩子或是家长,心灵上都会产生震颤,觉得温暖,蕴藏着人生大智慧,这就是优秀的儿童读物。

书吧淘书成了留守儿童暑期乐事  张天峰 摄影

据了解,发达国家早已非常重视幼儿早期阅读。在美国、英国的一些幼儿园,阅读占到课程的80%以上。大多数美国家庭的习惯于父母在孩子睡前为他们读20分钟书。德国的母亲从孩子人生的开始便培养他们对书信赖感、对书的爱,她们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给他们把玩可以抚摸到动物皮毛的书。

    陈玲表示,家长在选择读本时还必需准确把握儿童的年龄特点。3岁的孩子有他们感兴趣的、适合他们词汇量的读物,而4岁的孩子又不同。在发达国家的出版市场上,各个年龄段的读物都有,而且都有不同的内容和呈现方式。英国的学校把少儿读物分级,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共有12级图书。

    儿童阅读需要全社会支持

据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国儿童早期阅读水平令人堪忧,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儿童起始阅读和进入独立自主阅读的年龄较大,普遍要到2-3岁才开始阅读活动,平均到8岁才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而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在6-9个月就开始阅读,在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的大量阅读阶段。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理论模型认为,儿童首先认识的是父母,然后是家庭其他成员、学校环境,最后是更广阔的社会,因此,有学者认为,儿童阅读的生态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三层互动,优秀的专业读本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系统支持。

    梅子涵、陈玲表示,儿童阅读推广首先需要建立家庭阅读生态。宣传亲子共读,为父母讲授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方法及讲故事的技巧;指导家庭建立儿童小书架。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基础主要是在学龄前奠定的, 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学龄前儿童经历着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也称关键期。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是2岁左右, 书写敏感期出现在3. 5岁至4. 5岁时期, 阅读敏感期则出现在4. 5岁至5. 5岁时期。阅读是聆听的延续,6岁以前的儿童往往是通过聆听和看图去获取意义。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一定要抽出时间,给孩子讲故事,给不识字的孩子买图画书。

    其次,建立学校阅读生态。在幼儿园中探索和研究早期阅读指导课的基本模式和课型,如:语言积累课、经典阅读课、绘本阅读课、艺术欣赏课、科学探究课。

资料图片

 同时,建立社会阅读生态,推广儿童阅读理念。梅子涵说,现在儿童阅读的最大障碍还是社会观念,家长们不认同儿童读物尤其是图画书的价值,将唐诗宋词、三字经等经典读物当成了儿童读物,因此需要建立全社会支持儿童阅读、参与儿童阅读的系统。

    他说,唐诗非常好,但是童年只读唐诗是不正常的,童年只读唐诗童年会消失掉,童年最好的书就是童话书,对于成年人来说儿童读物不是不可亲近,阅读它会有久违的温暖。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李曼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