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的山西左权县胎儿出生缺陷画面,令人不寒而栗。那些出生缺陷,包括先天性双轨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液膨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腰底部积膜膨出等。山西省卫生厅数据表明:该省出生缺陷率和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分别高达万分之189.9和万分之102.2,远高出全国万分之99.6和万分之23.9的平均水平。
我国每年有新生儿约2000万。但是,新生儿的命运是极其不同的,一些婴儿刚问世就先天残疾。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残疾儿童80万~120万人;山西是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的省份,其中神经管畸形发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胎儿出生先天缺陷,给我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敲响了警钟。
先天性出生缺陷,顾名思义是胎儿在母亲腹中发育不健全。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质量起着很大的作用。近亲结婚、家族病理遗传都能导致婴儿出生缺陷。但这些常识由于政府反复普及,老百姓早已从遗传角度自觉维护后代质量。从历史上某一地区出生缺陷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到一些重要信息,在同样遗传背景下,如果过去出现得少,现在出现得多,那么,环境恶化造成的婴儿出生缺陷就是主要诱因。这种现象在自然界是可以观察到的。
对于环境污染,一些生物可能表现为畸形生长。蝌蚪没有尾巴、青蛙三条腿等,都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大而广之,苔藓植物消失、树木年轮里积累了重金属、水中底栖生物减少、花儿不能正常开放或者不坐果、叶子上出现斑点,鱼、虾、鹅、鸭非正常死亡等,都是环境污染的直接证据。在环境生物学领域,人们将生物非正常生长发育对环境变化发出的警示,称为环境污染生物指示作用。能够进行指示作用的生物则为指示生物,一般指对环境敏感的动物和植物。不幸的是,今天人类新生胎儿也成了“指示生物”。
婴儿出生缺陷是对环境污染警示的重要指标,但这是很残酷的指标。与个体微小的指示生物不同的是,人类对环境污染的反应相对迟钝,不似那些植物或动物,早期就出现生长异常反应。对于环境污染的敏感程度,就人类而言,成年人抵抗力高于儿童,其次是年轻人,最脆弱的是婴幼儿。大头娃娃、三聚氰胺、手足口病等事件的受害者都是婴幼儿,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传统能源大省的山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不重视生态保护,环境污染异常严重。煤矿开采造成的污染,给老百姓的平静生活带来巨大灾难。记者在左权县某煤矿看到,仅存的一条河流几近干涸,河沟里的水少得可怜,并被混浊物所掩盖。尽管煤矿停产多年,但是空气中依然充斥着煤渣难闻的气味,河道里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恶臭。采煤污染,再加上运煤车污染,天空呈现黑色。在这样恶劣环境下发育的胎儿,怎么指望他们健康地降生出来?
环境污染不仅造成胎儿先天缺陷,还会牺牲成年人的生命。去年,由卫生部和科技部联合完成的《第三次中国居民死亡调查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中国农民最主要的死因:肺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人数明显上升,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间分别上升了465%和96%。据医学专家分析,80%的癌症发病率与环境恶化有关。
江苏盐城某村受化工厂污染,2001~2006年死于癌症的村民近百人;无锡市某村被液化气公司、化工厂包围,1999~2003年因癌死亡24人,超过该村总死亡人数三分之一;受化工厂污染,江西南昌某垦殖场,仅2004年就有20人患癌;江西余干县某村,饮用水含汞量超标3倍以上,10多年来 45条生命丧失,另有20多人痴呆变残;河南沈丘县某村,1990~2004年间因癌死亡逾百人,占死亡总人数近半;受小造纸厂包围的河南浚县某村,4年来79人死于癌症。上述几个例证均来自《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问题的严重性再也不容我们藏着掖着。
降低出生缺陷和非正常死亡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值得欣慰的是,为控制和干预先天性生理缺陷,山西省人民政府实施了“削峰工程”,2008年和2009年国家在山西省10市52贫困县投入资金实施“中西部出生缺陷防治”项目,覆盖600个乡镇、13292个行政村。
然而,仅有这些措施还不够,必须改变盲目追求GDP的现状,将“蓝天碧水”工程真正落实到实处,才能还百姓一个健康的生殖与生长环境。
建议有关部门,将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列为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硬指标”。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让千万普通家庭从胎儿出生缺陷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发展的代价再也不能是生命,不能是无辜的婴儿。
编辑:
刘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