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王珂:与非洲象牙盗猎者博弈的日子
公益
公益 > 新闻益事 > 正文

行动者王珂:与非洲象牙盗猎者博弈的日子

想象一下,非洲某个野生公园里,我们支起帐篷,和野生动物混居,分享四野的清朗辽阔。晨曦里,帐篷旁,和还在酣睡的非洲象,悄悄来张自拍。夕阳下,看鬣狗追逐羚羊的激烈,象群过处地滚闷雷……

这样的场景美好而苍茫。为了守护濒危非洲象群,王珂和他的反盗猎公益团队已连续在津巴布韦马纳普斯国家公园服务4年多,消除国际误解、提供技术服务、有效震慑象牙盗猎者。

截至去年,马纳普斯的盗猎现象几近消失。王珂团队又迎来新问题,象群数量与栖息地面积成反比增长,如何缓解人象生存冲突?怎样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水平?

自动播放

走出国门

王珂是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反盗猎项目创始人。基金会去年刚成立,但他们的民间救援和反盗猎行动,已经持续多年。

最近南方出现暴雨灾情,平澜公益基金会的大部分队员都去了一线救灾。王珂则要在采访之后,赶赴深圳,组织一场关于航空协同救援的培训。

连续为协调赈灾救援等事熬夜,王珂身体稍显疲态,嗓音沙哑,为此反复致歉,“我的状态可能不太好”。但聊到工作过往、公益未来,他还是精力洋溢,娓娓而谈。

王珂团队野外经验丰富,参加过不少救援行动。2008年汶川地震,他们参与其中,“这应该也是中国公益救援元年”。此后的3年里,他们专注于国内救灾、寻人救援等项目。虽忙碌,但绝不是仅限于此。从2011年萌生走出国门的想法,到2015年,他们已多次驰援缅甸、尼泊尔等邻国。

2014年,2名登山队员在缅甸最高峰喀噶博雅兹(5881米)失踪,王珂团队参与救援。

“可我们还是觉得不够。”王珂团队希望做一些常态的NGO公益活动,而不仅是灾难降临后施以援手,于是视线落到了“动物保护”上。

当时他们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并不好。毕竟直到2017年底,中国全面停止商业性象牙加工贩卖活动,还是有小部分人以身试法,对外造成中国人是“盗猎者帮凶”的误解。

“可是像大熊猫、藏羚羊,中国一直是有动物保护意识的。况且国家进步、强大后,也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参与到全球受关注的问题上,尤其跟我国关联性强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做动物保护工作。”这是王珂团队的初衷。

像他们这样,爱好户外运动或长期做野外救援的人,自有不放弃的“屈劲”,往往愈挫愈勇。刚开始,他们频繁向国际上各个NGO发邮件,寻求学习、合作的机会,但几乎都石沉大海,鲜有回复。

他们另辟蹊径。没有人脉,没有资源,他们就飞赴非洲,径直敲开了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的大门。“我们自我介绍是中国志愿者,想在非洲做动物保护工作。”大使馆听后很支持,牵线搭桥,介绍当地华人华侨参与进来。华侨们对海外存在的偏见也深有感触,“是时候让世界看到中国NGO的行动了”。

从0到1

几经牵线,2015年3月,志愿服务地点选在了津巴布韦马纳普斯国家公园。

马纳普斯公园位于津巴布韦西北部、赞比西河流域,是世界自然遗产,被称作“动物最后的圣地”。除了长颈鹿,这里有一切野生动物物种,包括5000至8000头面临生存危机的非洲象。只因地理位置较偏,受到的关注度远不如津巴布韦著名的万基野生动物园。

新的工作地点,新的工作领域,王珂团队尚没有确切主题,工作开展并不顺利,更被西方NGO认定是在“作秀”。“他们甚至向津巴布韦的有关工作人员举报我们,打着反盗猎的名义来盗猎。”

团队内,成员配置、志愿者筛选,是他们遇到的又一道坎。成员经验集中于野外生存与救援,部分志愿者更招募自退伍军人,体格、持械战斗力都过硬,无奈“英雄无用武之地”。

工作照。王珂供图

在这里,国际合作间的交流能力比枪械能力更重要。王珂说,奔着“非洲象群”来的报名者热情非常高,却没有外语能力,最后工作发现最需要的,是动物专业、植物专业志愿者。“因为动物保护,涉及生态保护,马纳普斯有一种寄生檞,会杀死大象常吃的树木,所以我们需要有植物学研究背景的志愿者一起工作。”

经近半年磨合后,同年9月,王珂、当地资深华侨宋黎、有着丰富动物保护经验的意大利朋友和津巴布韦公园管理局,共同成立中津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为当地提供反盗猎技术支持。

追击盗猎者

王珂团队的服务,立体交叉全方位、全天候。动力三角翼、巡逻艇、直升机、夜视仪、热成像,这些是他们带去马纳普斯公园的装备,来自中国企业捐赠、价值不菲,很受欢迎,也填补了当地在空中和水域的侦察空白。“普通的津巴布韦护林员,每月工资几百甚至只有一两百美金,保障个人生活都难,更别说工作最基本的汽油需求了。”

巡逻艇、动力三角翼有效帮助王珂团队和当地护林员震慑盗猎者。王珂供图

四年里,王珂团队与盗猎分子的正面交锋并不多。马纳普斯公园的盗猎者大多是百姓,他们因生活所迫铤而走险,也并不那么穷凶极恶,会躲着王珂团队行动。

这样敌在暗、我在明的过招,王珂团队也曾无奈。比如盗猎者会潜入王珂团队的营地,偷走通讯设备,破坏通讯系统,或是在自然水域倾倒剧毒,毒死一片动物后砍下同样遇害的大象象牙,悄无声息……

“非常痛恨这种情况!曾经有四名护林员没有按照约定时间抵达约定位置,我们一度紧张是不是误饮毒水了。幸好最后靠空中搜索找到了他们。”

和盗猎分子唯一一次“打照面”,是在2017年夏的一天晚上。

“我们的营地靠河边,那晚本来是准备追踪观察动物,忽然看到对岸有人打信号光,紧接着我们的同侧有灯光信号回应过去。按理这一带是不该有人的。慢慢地,有人朝我们跑来。他看到我们亮着的车灯,误以为是同伙,发现不对劲时,反向了。我们立刻追,但跟丢了,又返回营地拿上夜视仪、热成像和更多武器再去找,但最终还是没找到。”

讲述这一段时,他往前坐直了一点,攥着拳头,很兴奋。“我那时候特别想抓到他,很遗憾,也很欣慰。好几年了,我们并没有真正抓到过一个盗猎分子。”

王珂团队和当地护林员沟通工作。王珂供图

王珂描述的一线反盗猎工作,似乎远不及影视戏剧表现得紧张、刺激,但他们巡逻期间,盘旋不歇的马达声,从海陆空全面震慑盗猎分子,也给西方NGO抵触的心理防线撕开了一道口子。截至2018年,马纳普斯公园内已几乎不再有盗猎现象。

动物威胁

如果说盗猎分子的威胁不太大,那工作还有挑战性吗?王珂半开玩笑:“野生动物。我们保护它们,它们却比盗猎分子更具危险性。”

在苍翠的林间、平原保护动物,王珂团队成为马纳普斯公园唯一有固定营地的NGO组织。各种申请手续办齐后,他们搭建了几个夜宿帐篷和简易厨卫设施,和野生动物混居在一起。

野生非洲象近在咫尺。王珂供图

野生疣猪把营地当成了自己的家。王珂供图

“有趣的是,猴子随时会来营地,进入我们的帐篷和厨房偷吃,而且动作极敏捷,我们根本防不胜防。最后用细铁丝网围厨房每个角落,才防住它们。”王珂一边讲,一边开心地模仿猴子偷食的小动作。

温馨时刻常有,也会危机四伏。他们必须牢记和野生动物混居的生存规则。“蛇随时可能钻进帐篷,我们必须通力找到它才敢睡下。帐篷外,狮子或其他食肉动物,可能就在十几米外草丛里趴着,盯着你,这个时候绝不能动,因为你一跑,就成了猎物,马上会被捕杀……”

人象冲突

今年让王珂牵挂的,是马纳普斯公园旱灾严重,“很多草没了,我们正在和当地密切联系,希望给予一些支持,比如打井、干草补给”。

和动物一样面临基本生存危机,甚至情况更不容乐观的,是当地居民。

前不久联合国发布《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年度报告,非洲饥饿率最高。2018年非洲的饥饿水平更比此前上升了近20%。

根据《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年度报告,人民日报制图。人民日报官微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非洲人口已破12亿。庞大的人口数量,将加剧挤压动物生存空间。现实情况是,大象栖息地不断缩小,多以块状分布,导致局部地区大象过剩,随时侵扰人类居住环境。

另据《界面新闻》,纳米比亚曾有官员抱怨,由于大象自然死亡等原因,该国象牙库存近年不断增加,但苦于无法出售,如何处理这些“有价无市”的象牙成了该国的一大负担。

6月25日,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等非洲国家陆续发声,希望“允许猎杀、贩卖大象”“取消全球象牙贸易禁令,卖出象牙库存”,部分资金用于帮助缓解人民基本生存压力。

媒体报道部分非洲国家声音。网络截图

“那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背后,问题复杂。”王珂对这句广为流传的动物保护slogan,感悟复杂。他认为,人象冲突问题的根本,在于有效帮助当地脱贫。 “我们正在设法帮助当地发展旅游,让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盗猎现象也会相应大幅度下降。”

当我们走近动物与人,以弱者视角感受、行动,总将尽如所期。

文/凤凰网公益佘韵卿    实习生李琛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