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仁妈妈|科尔沁沙地变人间天堂 她18年治沙只为见证奇迹
公益
公益 > 正文

超仁妈妈|科尔沁沙地变人间天堂 她18年治沙只为见证奇迹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科尔沁沙地能变回一片草原,就像人间的天堂。”

这是万晓白的梦想。那一年,身为吉林省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的万晓白,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慈善年会上,被评选为“2014年度中国慈善推动者”。

那一天,正好是她35岁的生日。

那一天,万晓白已经和她年过六旬的父亲万平一起,为恢复科尔沁草原奋斗了15年。万平,是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的民间治沙第一人。

万平(中)和万晓白(右)工作在这片草原里

通榆县同发乡新合屯,是吉林省西部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村,地处中国四大沙地中面积最大的科尔沁沙地东部边缘。这里是万平年轻时插队下乡的地方,从这里到内蒙古仅有1公里。

“历史上,科尔沁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但随着放垦开荒的影响,沙土逐渐活化,加上气候干旱,秀美的草原变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的沙地。”万晓白说。

“我要在这里治沙,为了科尔沁大草原,为了让乡亲们重新过上水草丰美的日子!”2000年6月12日,万平交纳了承包费,与通榆县签订了新合屯西100公顷沙地的承包合同,正式成立“科尔沁沙地万平治理区”(2005年更名为“科尔沁沙地万平生态示范区”),开始了他孤独的治沙之旅。

“我父亲承包的那片地,当地人称‘火沙坨子’,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流动沙丘和五六米深的风蚀沟。那地方一年四季都是强烈的西北风,刮在脸上,夏天是热浪,秋冬就成了刀子一样。”万晓白说,当时正读大学的她每逢假期都要帮父亲打理沙地。“那时我们还没有荒漠化治理的概念,主要就是防风固沙和绿化。”万平最初就是雇佣当地村民建设工程围栏,用铁丝网搭配其他材料,把100公顷的沙地围起来,然后在里面种上8~10行杨树,树间空地栽植沙棘。

万晓白印象尤深的是2002年的五一劳动节长假。“我和同校好友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18名志愿者,度过了一个实打实的劳动节。”在漫天沙尘暴中,他们挖坑、放沙棘苗、把土踩实……整整7天都在重复这几个动作。一个个灰头土脸,回到宿舍脚都是软的。

万晓白坦言,那时候近1米深的树坑,她一天要挖10多个,志愿者们的手上更是全都磨出了血泡。“我爸特别托人焊了一个90厘米见方的铁架子,挖的坑必须能搁进去铁架子才算合格。”

“然而结果却让人欲哭无泪:那年夏天,树苗被沙埋风拔,就连耐旱的沙棘也没能扛住,露出沙地的部分烤得焦黑。”回忆起那段往事,万晓白依旧不胜唏嘘。

有幸在狂风肆虐下没被连根拔起的树苗,还需要辛苦浇水保成活。有那么两年,万晓白放假回家的主要工作就是跟着父亲浇水。“两万棵杨树浇透一遍水大概需要两个月,每年要浇4次,直到土地封冻。一直到这几年,已经成活的杨树扎根到了地下水源充足的地方,才不需要进行人工补水了。”万晓白说。

接过父亲的接力棒

2006年,得知父亲的治沙事业越来越辛劳,万晓白辞去教师工作,从宁波带着刚满1岁的女儿来到父母身边,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开始全职帮助父亲治沙。“这条路太难走,父亲身边没有一个帮手,倘若家里人都不支持,就没有人跟着一起做了。”万晓白说。也就在这一年,为获得更多的志愿者和资金支持,父女俩注册成立了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这是吉林省第一家民间环保公益组织。从此,父女两个人把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倾注在科尔沁沙地变草原的征途上。

十几年过去,在父女二人的努力下,成功恢复科尔沁沙地(草原)3000亩,保护耕地4000亩,植被覆盖率达95%,3万棵杨树栽种成活。在这片生态示范区内,沙地已变成绿洲,现有植物260种。随着绿色的恢复,沙地的原生动物也出现了,先是有了小小的田鼠和蛇,后来竟跟来了雄健的苍鹰、机灵的獾子和狡猾的狐狸,再后来就是一窝一窝的鹌鹑,一群一群的野鸡,一跳一跳的野兔……截止到2017年8月31日,回归的野生动物已有310余种。

这期间,从全国各地来了数千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治沙,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白城师范学院等200余所高校,先后确定示范区为志愿服务、生态环保教育实践基地。国内外相关的林地、环保专家也开始关注示范区,他们为示范区捐款,提供科研支持。

多年治沙,常年与周围乡亲打交道,万晓白逐渐意识到:如果每个人不爱护赖以生存的土地,即使有千万个他们也无济于事。“示范区存在的意义就是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它告诉大家,沙地真的可以恢复成草原。”万晓白说。

让更多人加入圆梦大军

在示范区成功后,和父亲的着眼点不同的是,万晓白将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地方。

“治理草原沙漠化单靠环保示范和教育孤掌难鸣,还得让当地农民过上富裕的日子,他们才会有精力和想法来顾及治沙。”万晓白说。

通榆县当地不少农民仅靠开垦草地种植和放牧牲畜获得微薄收入。近年来,万晓白尝试与当地农民合作,让农民各自拿出一块地,专门种植有机农作物。这些有机农作物,从2013年起在淘宝网“科尔沁妈妈谷物作坊”网店出售,网店的店主就是万晓白。

在示范区的带动下,已经有5户沙区居民开始种植有机农作物,每户增加收入3500元,同时退出滥垦草原20公顷。让万晓白颇感欣慰的是,看到收益后,更多村民加入了退耕还草的行列。

“这是我们与农民共同探索治理沙地的新模式,不仅有助于治沙环保,还能使农民增收,也能将部分收益继续投入到科尔沁沙地的生态恢复。”万晓白说。

这一模式得到了社会以及公众的高度认可,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慈善年会上,万晓白被评选为“2014年度中国慈善推动者”。

“15年的坚持,探索出成功的生态恢复方法,走出生态恢复、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农业相结合之路,为贫困落后地区生态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大会给她的颁奖词中如是说。

目前,已经回到通榆县的万晓白,正和父亲一起,继续挖空心思,积聚力量,想把示范区做大,扩大沙地治理范围。与此同时,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工作也从生态恢复、环境教育、有机农业拓展到了人道救援。“虽然对于各种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还达不到专业水平,但已经能够在当地做一些基础的事情。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能让协会进一步受到乡民们的认可,在当地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万晓白说。

万晓白的愿景是带着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一起,联合乡民们,在当地做成第二甚至第三块治沙示范区。

“我和父亲想在有生之年,再做出40个示范区,同时影响一代人带动几代人治沙,那时,科尔沁沙地变回茫茫草原,将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绝美风光。”万晓白笑着说:“这,就是我们一生最大的理想!”

现在,万晓白参加了由凤凰网公益联合凤凰新闻客户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特别推出的“为超仁妈妈点赞,凤凰新闻帮你献爱心”活动。自10月16日起,您只需为她点一个赞,凤凰新闻客户端将为万晓白的“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公益项目捐出五元或一元。

扫描下方二维码支持万晓白“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公益项目

为超仁妈妈点赞,凤凰新闻帮你献爱心

“为超仁妈妈点赞,凤凰新闻帮你献爱心”项目介绍:

本次“为超仁妈妈点赞,凤凰新闻帮你献爱心”公益活动共筛选出了20位超人、超能、仁爱的超仁妈妈,自10月16日起,各位爱心人士可以通过在凤凰新闻客户端活动页面为您支持的她“点赞”。每献出一个赞,凤凰新闻客户端将为妈妈所在公益项目捐出五元或一元。点赞数排名前五的超仁妈妈,还将分别获得由爱心企业贝因美集团提供的五万、四万、三万、两万、一万元额外现金捐助奖励,每位妈妈最高将获得10万公益金+额外捐助奖励。凤凰新闻客户端最高将捐出200万公益资金,一直致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贝因美集团也将捐出15万元。您只需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点击下方项目栏的“我”标签,在随后显示的栏目中选择为“超仁妈妈点赞”,进入页面即可为您所支持的超仁妈妈和她们的公益项目点赞。

暖心公益,让爱传递。每一个赞,都有可能会改变一个TA的未来!来凤凰新闻客户端,为超仁妈妈点赞吧!助力公益,让我们与爱同行!

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人民政协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